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40卷  第6期

编者絮语
“看到”的力量
张爱华
2022, 40(6): 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01
摘要:

“规划”,是一项需要搜集处理众多信息,进而进行空间决策与表达的工作。数以万计的规划师们正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看山问水,在喧闹的城市中走街问巷,在各具特色的乡野间与村民交谈,产业、经济、公共服务、生态、景观、文化遗产等众多角度都要兼顾;同时,关于“规划”的学科支撑的讨论正如火如荼,涉及众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搜集哪些信息,如何处理信息,决策的目标和方法是什么,空间表达的技术是什么,综合性地影响了“规划”的结果和效果。规划师们要做好城乡空间“全科大夫”的需求与压力非常之大。

近些年来,国内外规划范式已由传统的精英模式、向权利讲述真理,逐渐转向更多崇尚多元主体、公众参与,我们不再只是关注现实与空间理想的差距并搭建阶梯,不再仅仅是对物质空间表象“望闻问切”,而是更多地“看见”表象的背后是“人群”,同我们一样与这空间密切相关的不同诉求的人群。我们“看见”了他们,进而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去读取他们的诉求,比如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的种种调查与统计分析,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而需要审慎的是,这些方法本身是否过强地带有观察者片面化的思维模式,以至于我们虽然“看见”,也以为“看到”,但其实并未“看明白”他们真实的诉求。

我们看不明白他们,或许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自己。将规划研究者、工作者作为一个参与规划的普通群体来进行研究,也许能够给“规划”这项工作找到突破提升之处。个体或群体的局限并不可怕,有局限是正常的,但是局限的同质化会带来僵化,不利于整体事业的提升。

自身审视观察是异常艰难的,或许我们需要借助外力,比如擅长研究群体特征的人类学家。近年来,很多人类学家、建筑学家积极地投身到建筑人类学中,探寻空间与使用人群文化因素间的互动关系,而且逐步拓展到社区、乡村等更大的空间范围中来。然而,建筑人类学家对空间人群的关注目前更多关注了空间使用者,较少关注到空间相关的各类群体,包括规划研究者、工作者群体。规划研究者、工作者需要“被看到”从而“看到自己”,建筑人类学家需要“看到”空间相关的各类群体,从而看到整体的多元文化。而在这个“看到”的过程中,可能会创新出“看到”的新方法和新工具,这些方法和工具又可以尝试应用在“规划”工作中,沟通协调统筹不同群体。

期待建筑人类学家及所有对规划工作相关群体观察与理解感兴趣的科技工作者的加入,促进培育“规划”事业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工具、新实践!这项开创性的工作需要谦虚、包容、严谨与创新,与《小城镇建设》杂志的办刊态度一致,我们也将积极为此类研究成果提供宣传阵地。

理论与方法研究
“新经济流”视角下小城镇空间演化及开发边界划定初探
耿虹, 杨龙, 乔晶, 高鹏, 尹伟
2022, 40(6): 5-15.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02
摘要:
小城镇空间是小城镇功能组织在镇村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其空间开发边界划定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传导,也需顺应小城镇空间演化的客观规律。“新经济流”发展过程中的去中心化、扁平化、网络化特征影响着小城镇空间演化规律,重构着空间开发边界、空间结构层次及空间功能组织。本研究试图从互联网“新经济流”要素特征、内源性动力为契入点,以小城镇为研究空间单元,构建“新经济流”与小城镇发展、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增长分化转移的内在关系逻辑框架,并以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小河镇为实证案例,提出“新经济流”作用下小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逻辑框架及方法:基于多情景模拟的小城镇“城镇”空间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和基于约束与增长双向影响的“三生”空间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期冀为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开发边界的划定提供新的视角。
市县级国土空间碳封存适宜性评价与规划策略
张雪, 李青丽, 王昭颖
2022, 40(6): 16-23.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03
摘要:
碳封存是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建议将碳封存适宜区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布局。本文在梳理碳封存理论原理、技术方法和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以深部咸水层碳封存为例,构建了市县尺度的国土空间碳封存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地壳稳定性、地层岩性、地热地质条件、社会环境风险4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明确指标赋值标准和指标权重。进一步基于市县层面可获得数据,识别位于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省茫崖市碳封存适宜区分布范围,初步测算了市域国土空间碳封存潜力及价值,并对碳封存适宜区提出规划策略建议。
都市边缘区县域城市形态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重庆永川区为例
张文杰, 巫雪松
2022, 40(6): 24-32.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04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和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大都市核心区的土地开发趋向饱和,位于其边缘的县域级城市承接了大都市核心区的部分功能,逐步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战场。本文以位于重庆主城都市区边缘的永川区这一县域级城市为例,通过对过去三十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形态变化进行定量测度分析,将其演变过程总结为单核心约束填充发展、多阶段点轴扩张发展和多组团提质飞地发展三个阶段特征,进而从生产力、交通力、规划力、政策力四个方面分析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探讨重庆都市区的发展对永川城市建设的影响,以期为都市边缘的县域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人居环境整治
基于系统化全域视角的县城海绵城市建设探讨
薛晓宁, 王明田, 张玥, 黄菲
2022, 40(6): 33-38,4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05
摘要: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逐步拓展,省区层面试点已深入到县级城镇,县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受到行业关注。目前县城海绵城市建设大多沿用大中城市思路,缺乏基于县城本底特征的理念方法和技术体系。2021年4月,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全域系统化建设海绵城市,为县城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梳理既有县城海绵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基础上,立足于县城基本特征和相关项目实践,探讨了县城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旨在为系统化全域推进县城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面向品质提升的小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对策探讨——以沂南县城为例
张乔, 骆彬斌, 黄建中
2022, 40(6): 39-4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06
摘要:
机动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带来机动化出行迅速增长,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显著,尤其在小城市,居民交通出行品质持续下降,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质量与居民生活品质。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指引下,改善与提升交通出行品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针对小城市的发展特征与现实问题,本文以提升居民生活和出行品质为目标,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传导机制,从规划、设计、实施三个层面,提出“强化协同传导”“探索精细设计”和“实现联合行动”的提升小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建设品质的对策,并以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城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工作为例,介绍了品质提升导向下小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实践的策略和经验。
小城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技术导则的编制与思考——以《延安市县区城市双修技术导则》为例
顾浩, 黄圣文
2022, 40(6): 49-5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08
摘要: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以下简称“城市双修”)是我国解决城市问题的综合性抓手,也是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方法,总结编制小城镇城市“城市双修”技术导则的技术要点对于我国开展城市更新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延安市县区城市双修技术导则》的编制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小城镇在开展“城市双修”工作中面临的特殊困境,并总结出小城镇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编制“城市双修”技术导则需要遵循“重点突出、简洁易懂、精准分类”的三大原则。在完善小城镇“城市双修”技术导则的技术框架的同时提炼出由“全过程、树机制、摸基础、建体系、针对性、菜单式”的技术特征共同构成完善的技术要点,以供推广。
调查者说
文村和东梓关的使用后调查——建筑学之外的本地能动性思考
黄华青
2022, 40(6): 59-5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07
摘要:
乡村振兴
村庄规划“点穴启动”的方法探究——以浙江黄岩屿头乡沙滩村为例
杨贵庆
2022, 40(6): 60-6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09
摘要:
“十四五”期间我国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村庄规划将发挥关键作用。村庄公共空间营造是村庄规划指导乡村建设并发挥“点穴”作用的重要抓手。文章从理论层面凝练了村庄规划“点穴启动”方法的十个要领,包括:一处尺度适宜的公共场地;体现当地文化内涵或特色主题;周边要有建筑或其他界面;可看到自然环境;与村庄主要步行道路相连且多个进出通道;邻近停车场;邻近公共厕所;局部要有覆盖、遮阴,提供座椅休息和避雨功能;采用乡土建筑材料,体现地方性的肌理图案作铺地;合适的夜间照明和辅助设施。结合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实践案例,进一步阐释了十个要领具体的设计运用,旨在为因地制宜开展村庄规划建设提供规划设计参考。
“空间集聚”到“要素支撑”:村庄规划的思路转变与空间应对——以陆逊湖村为例
郑有旭, 谭江迪, 谢来荣, 黄亚平
2022, 40(6): 69-76.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10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革新,农业要素在城乡流空间中的互联互动日益缩小了地理区位劣势的影响力,乡村发展从物质空间集聚到非物质空间集聚的过程为乡村规划带来了新的思路。本文辨析了传统乡村规划的内涵,认为具有以下三个典型的特征:(1)结构体系层级化;(2)用地布局集中化;(3)经济产业集聚化。结合新时代背景提出三种乡村规划转变思路:(1)扁平化的网络体系;(2)解聚逻辑的用地布局;(3)设施支撑的地域联系。最后通过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赤马港街道陆逊湖村庄规划的实践案例,提出以实践基地为特色的人口跨地域流动、以村民意愿为主体的新旧居民点迁并、以过境道路为依托的城乡物联网支撑的规划思路,探索新时代新思维下乡村规划的空间应对。
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城乡融合规划的再思考与实践探索——以河北省高阳县为例
刘松雪, 马嵩, 殷会良, 沈怡辰
2022, 40(6): 77-85.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11
摘要: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城乡融合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需要重新思考和探索如何在空间规划编制中回应新发展阶段的政策要求、落实城乡融合理念。本文在回溯城乡融合政策概念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对城乡融合规划的重点内容与技术逻辑进行了探究,并以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为例,针对其“小群体、大规模”的县域经济发展特征,以“尊重乡村地区多元价值与发展诉求”为导向,提出了“渐进式”的城乡融合空间优化方案,以期对类似地区的空间规划提供借鉴。
文化保护与传承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中的遗产原真与社区参与
石晓凤, 张笑天, Beau Beza
2022, 40(6): 86-90,11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12
摘要:

传统村落是我国在全球遗产保护意识形态流变背景下,面对文化全球化、城市化冲击,基于本土遗产特点,着眼于中华文化传承振兴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所提出的新遗产类型。根据遗产属性,活态保护传统村落应是基于时间维度来确定、理解和管理这一文化演进动态过程。其中,遗产社区是遗产活态表达的践行主体。本文基于国际遗产思潮中原真性认知转变和遗产社区作用观点梳理,以及传统村落遗产特点讨论,分析现行保护中社区作用问题,探讨遗产社区对村落保护的意义并提出社区参与建议。本文认为:村落动态变化发展是村落活态的表现。遗产社区参与及主导保护是尊重村落自然活态的举措。确保遗产社区的保护参与度与话语权,通过改变过去遗产社区“形式化”参与为“实质性”参与,转变“外力输血”帮扶式保护思路为“内生造血”责任性守护,激发遗产保护内生动力,是实现保护目标的根本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活化路径研究——以秦岭南麓青坪村为例
于佳永, 周旋, 逯倩倩
2022, 40(6): 91-100.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13
摘要: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村落已经成功脱贫摘帽,并立足自身特色资源向前发展。但仍然有一部分位于城市边缘区的传统村落,因其地理区位条件的特殊性,在城镇化发展中逐渐丧失了乡村聚落的特色基础,村落的未来发展正面临着巨大困境。文章以秦岭腹地的原生态传统村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灞源镇青坪村为例,从整体空间格局修复、局部空间功能激活与机制创新三方面展开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活化,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解决村落特色营建与产业发展和历史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并结合艺术创造为村落空间发展注入新活力,以点带面,把握整体格局,实现村落空间、社会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海南铺前历史街区居民地方感影响因素及修复策略研究
李丹, 梁怀月, 王昊, 程琬婷
2022, 40(6): 101-10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14
摘要:
文昌市铺前镇是海南华侨文化的主要汇聚之地,亦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地方特色与传统人文精神的展示窗口。探究影响居民地方感的各项因素可为海南特色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振兴提供一定参考借鉴。研究以铺前镇骑楼历史街区为例,基于对内部居民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提炼出影响居民地方感的14项关键因素和6个核心范畴。其中,地域精神、地方性因素和发展际遇为居民地方感的延续带来了积极影响,而不合理的保护措施和生存发展困境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感,居民个人因素则兼具两方面影响。进一步从地域精神存续、职能引领、基础落实和区域联动发展四个层次提出修复居民地方感的策略,以服务于迫在眉睫的传统精神延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地区发展振兴。
基于旅游点评大数据的传统村落文化旅游特征分析——以北京市28个传统村落为例
宋文杰, 刘娟, 田家兴, 权可可
2022, 40(6): 110-11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15
摘要:
研究以北京市28个传统村落为对象,通过爬取相关互联网文旅大数据,运用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依次从消费者的动机行为、吃住行购等体验行为、消费者评价行为、消费者时空行为等方面,针对性地开展内容分析、聚集度分析等,全面揭示北京传统村落游客的行为画像。总体来看,北京传统村落的整体旅游体验较好,但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呈现“个别有精品,部分有亮点,整体影响力较弱”的文旅供给格局,亟待提升整体水平。同时,基于游客反馈的互联网大数据能够较为合理地揭示传统村落旅游的内在特征和问题,在当下村庄旅游数据较难获取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行业资讯
国家部委动态
2022, 40(6): 119-119.
摘要:
地方动态
2022, 40(6): 120-12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