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城镇化中后期应关注中国特色的城市郊区化问题

王明田

王明田. 城镇化中后期应关注中国特色的城市郊区化问题[J]. 小城镇建设, 2022, 40(2): 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2.001
引用本文: 王明田. 城镇化中后期应关注中国特色的城市郊区化问题[J]. 小城镇建设, 2022, 40(2): 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2.001

城镇化中后期应关注中国特色的城市郊区化问题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2.001
  • 摘要:

    城市郊区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城市郊区规划一直是城乡建设和土地管理行业的研究热点。20世纪80、90年代,为了解决城市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问题,各地城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郊区发展。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将城市近郊区纳入城市规划区,20世纪90年代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大部分都绘制了城市郊区规划图,根据郊区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对郊区工农业生产和其他建设作出合理安排。2000年以后,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成为规划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西方的城市郊区化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二战之后欧美发达国家逆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城市中产从中心城区迁往环境更加宜人的郊区生活,推动了城市郊区化。与之对照,我国2000年以后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是郊区城市化而非城市郊区化。二十余年来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大量乡村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加之地产开发、园区建设和快速机动化等多元驱动,城市向郊区圈层式蔓延,郊区城市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5%,数值上已经与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20世纪50年代的城镇化水平相当。未来二十年,中国城市是否会出现类似欧美的城市郊区化浪潮?从北京、上海“七普”数据来看,常住人口空间分布由中心城区向郊区疏解的趋势已经变得愈发明显。但二者能否代表中国大中城市的未来?一方面,城镇化中后期我国人口收缩城镇和乡村地区的人口仍将持续流入城市群、都市圈地域,而中心城区高额的生活成本让绝大部分人望而却步,城郊乡村目前又有严格的土地和户籍制度约束,能够在城郊中小城镇安家落户成为新移民的首选。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政策引导以“城市更新”代替“大拆大建”,出于改善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历史文化保护和退休养老等多重原因,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外迁至城郊中小城镇生活将是大势所趋。综上所述,在城镇化中后期应高度关注中国特色的城市郊区化问题。

    结合正在编制的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当前有三个亟待探讨的问题。其一,结合“城镇开发边界”和“城区”划定,是否应出台城市郊区界定标准,已经使用多年的“规划区”是否要引入国土空间规划,并将其作为城市郊区规划管理的技术工具。其二,城市郊区承担着城市能源和物资保障、交通和市政设施建设、生态水源涵养、休闲旅游观光、蔬菜副食品生产等多重功能,也涉及到稳定耕地、基本农田和园地林地保护等土地资源管理问题,是否应将城市郊区规划纳入市级规划编制内容。其三,城乡二元的人口、土地、财政等制度是造成城市郊区规划管理紊乱的根源,制度上的统一是保障市级规划落地实施的重要前提,城乡融合机制体制改革亟待在城市郊区率先试点。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8
  • HTML全文浏览量:  13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