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41卷  第3期

编者絮语
提高城镇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水平
王磊
2023, 41(3): 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3.001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城镇面临着更多的自然灾害和环境压力。2022年夏天,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冲击世界各地。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遭遇超强热浪袭击:美国西南部七个州被联邦政府要求限制用水;欧洲莱茵河水位过低造成河道运输难题;我国277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重庆、福州、杭州等城市接连打破1951年以来最高气温纪录,四川省因极端高温和历史同期最少降水量面临巨大电力供需缺口。全球高温天气频率和强度呈上升趋势,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波及全球每个区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建设思路适应了全面提升城镇的韧性和安全性、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在气候变化加剧的时代背景下,适应气候极端变化的城镇韧性建设需求愈发紧迫。

韧性技术是提高城镇适应能力和韧性的重要途径,对于城镇应对极端气候变化、防灾减灾都具有重要意义,唯有细化、优化韧性规划设计并付诸实施,方能使城镇在外部环境突然变化时,仍具备强有力的抵御冲击、适应变化及自我修复能力,才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提高城镇适应气候变化韧性水平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落实国家政策,提升城镇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在政策制定和实践层面不断推进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并强调城镇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将“提升城市气候风险应对能力”作为重点内容,计划开展“城市群和都市圈、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防洪排涝、县城补短板”行动。二是夯实技术基础,补充城镇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技术方法。韧性技术是在传统防灾技术之上的提升,一方面,传统的灾害防治技术只是针对单一的灾种,无法应对多灾种共同发生的场景;另一方面,传统的防灾技术以刚性的工程技术为主,韧性技术则是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理念,兼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在应对极端天气的同时能达到降污减碳的效果。三是加强落地实施,增加气候适应型城镇建设的可操作性。推动城市更新行动是新时代城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城市更新涵盖了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楼拆建、基础设施改造、地下空间改造等多项民生内容,将适应气候变化的城镇韧性建设落实到城市更新的规划与实施中,促进我国城镇建设向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理论与方法研究
国内城乡结合部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张豪, 冯长春
2023, 41(3): 5-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3.002
摘要:
文章借助CiteSpace等分析工具,利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1988年以来的城乡结合部研究进展与热点进行分析,主要发现:(1)国内城乡结合部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目前正处于下降期;(2)土地利用和流动人口分别是突现分析中强度最高和持续时间最长的词;(3)社会融合和空间治理是最新出现的热点词。现有针对城乡结合部的研究中,要素自由流动的路径探索不够,人地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存在局限,空间治理难题仍需更多关注。由此,提出三点展望:一是发掘城乡结合部作为城乡统一要素市场试验空间的优势,探索在城乡结合部统筹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和集体土地利用问题的创新路径;二是加强城乡结合部社会空间结构与居民个体行为研究,更加系统和综合地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经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三是深化区域功能定位、空间格局和演变规律分析,探索适用于不同尺度、地区和对象的空间治理模式,提升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治理能力。
长株潭都市圈城镇化耦合协调水平测度及优化对策研究
唐常春, 魏紫玲
2023, 41(3): 12-2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3.003
摘要:
随着城镇化发展进入提质增效阶段,测度重要载体都市圈的城镇化子系统协调关系,有助于推进城镇化地区高质量发展。文章以湖南省长株潭都市圈为研究对象,测度人口、经济和空间城镇化发展水平,运用熵权TOPSIS模型、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分析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优化对策。研究表明:(1)长株潭都市圈综合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但子系统水平差异较大; (2)都市圈“人口—经济—空间”城镇化总体和两两耦合协调度均缓慢上升,且空间关联作用范围不断扩大,一直保持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县发展的圈层式空间格局;(3)从城镇化耦合协调类型看,部分区县耦合协调度较高而子系统滞后,其中空间城镇化滞后较为明显;(4)长株潭都市圈城镇化发展受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区域政策导向差异和城乡发展壁垒等影响,应考虑将县域政策配套与自身发展条件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镇化发展动力多元化转型,加速以人为核心的都市圈一体化进程,进而实现人口、空间与经济城镇化协同并进发展。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山地村分类方法研究——以重庆市巫溪县为例
胡锦铭, 牛佳琦, 苏航营, 韩贵锋
2023, 41(3): 22-3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3.004
摘要: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分类推进乡村发展。我国幅员辽阔,村数量庞大,传统的分类方法效率较低,且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大,随意性较强。本文以重庆市巫溪县村布局规划为例,从生态本底、土地承载、交通条件、自然灾害、经济人口、历史人文6个方面,选取13个学习指标(输入量)与2个筛选指标构成巫溪县村分类的指标体系,将巫溪县289个行政村依照不同比例分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通过BP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村分类,并对各类型村发展优先级测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对村类型的划分有较高的准确率(分类准确率为98.6%),并对不同类型村的发展提出时序性的指导,有效提高了村分类的效率和规划的科学性。
镇(街)空间绩效与镇村人口规模结构的关联效应研究——基于广州市增城区4个镇(街)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曾涌, 刘玉亭, 黄世臻, 郝蓓
2023, 41(3): 32-40.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3.005
摘要: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镇村人口规模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并影响着镇(街)空间绩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镇(街)空间绩效作为镇村发展质量的重要考量,理清人口规模结构与其关联效应,有助于探寻镇(街)空间绩效提升的指引方法。为此,本文利用2015—2020年广州市增城区四个代表镇(街)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人口规模结构对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维度空间绩效的影响,揭示其关联效应。研究指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能客观分析镇(街)空间绩效与镇村人口规模结构一般性的关联效应,并为制定不同维度绩效的提升策略提供依据;在镇(街)层面,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和首位度对经济绩效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城镇化率对环境绩效具有不显著负向效应,人口密度对社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效应;此外,增大城镇人口规模和强化单中心结构能减少劳动生产成本和社会资源浪费,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镇(街)空间绩效。
基于无意识设计的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北京市东杨坨村为例
李勤, 王梦钰, 闫永强, 陈尼京
2023, 41(3): 41-4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3.006
摘要:
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村民在这些公共空间中的潜在需求亟待满足。本文从无意识设计理念出发,对乡村公共空间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无意识设计理念在乡村公共空间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流程,并在“优化体验设计”“建设生活设施”“关注情感”等方面提出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最后以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东杨坨村主街区公共空间设计为例进行实践,探讨策略的实际可行性,以期为乡村公共空间优化设计提出新思路。
管理与治理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改厕工程成功的关键因素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刘晓君, 谢宇彤
2023, 41(3): 50-57,84.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3.007
摘要:
农村改厕是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为解决农村改厕后出现弃厕不用的问题,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基于文献和实地调研资料,运用扎根理论从农户特征、工程自身、组织规划和外部环境四个维度提炼出16个影响农村改厕工程成功的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和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构建农村改厕工程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层级结构模型,并绘制驱动力—依赖性分类图。结果显示,政府统筹协调力、村干部示范引领力、资金保障程度、适宜的改厕模式等因素对农村改厕工程的成功至为关键。
基于参与式社区规划的传统村落价值重构——以广州市深井村为例
张帆, 李郇
2023, 41(3): 58-66.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3.008
摘要: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有研究关注传统村落中由“人”与“物”形成的整体价值,强调公众参与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重要意义,但“人”与“物”两者的动态关系和参与式社区规划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作用机制仍需深入探讨。文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和参与式规划理论,构建参与式社区规划重构传统村落价值的分析框架,以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深井村为例,分析参与式社区规划重构传统村落价值的过程和作用机制。研究显示,作为多方参与的实践活动,参与式社区规划通过连接社会生活与物质空间重构传统村落价值。其中,共识是激发和实现可持续公众参与并推动传统村落价值重构的关键;公共空间是传统村落价值重构的载体;基于物质空间改造推动的“人”与“物”关系连接是传统村落价值重构的核心。未来需要选取更多类型的传统村落案例研究,讨论参与式社区规划重构传统村落价值的框架是否适用、机制是否存在差异。
调查研究
江苏省重点中心镇的演变特征与发展建议
王林容, 赵毅, 黄丽君
2023, 41(3): 67-74.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3.009
摘要:
乡村振兴背景下,重点中心镇将作为县城的有力补充,成为农民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节点。为有效发挥重点中心镇的集聚辐射作用,本文基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从江苏省小城镇发展研究入手,对江苏省重点中心镇20年来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总结其在数量变化、空间变化、对象变化、位置变化等方面的演变特征与发展规律,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三点建议:适应发展阶段,探索小城镇多元特色发展构想;基于价值发挥,优化重点中心镇空间布局;加强持续培育,提升重点中心镇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要结合省域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完善培育措施,注重培育对象的稳定性、培育政策的持续性、培育导向的差异性,从提供就业岗位、提高集聚能力、提升治理水平等不同层面进行分区分类引导,切实发挥重点中心镇在县域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于“四网地图”的小城镇公共空间体系构建探索——以合肥小庙镇为例
李刚翊, 楚东晓, 黄经南
2023, 41(3): 75-84.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3.010
摘要:
公共空间作为小城镇居民公共生活和城镇形象的主要载体,对于小城镇的发展建设至关重要,但现阶段小城镇公共空间规划实践中仍存在空间体系混乱、功能配置欠缺、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本文从小城镇居民日常生活角度出发,对居民社交、购物、活动和认知等行为进行解读,提出构建“四网地图”体系,探讨小城镇公共空间的空间布局、功能提升、记忆传承策略,最后以安徽省合肥市小庙镇老镇区公共空间提质改造为例加以应用。
家庭视角下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微观机制研究——以临沂市兰山区为例
林伟鹏, 吴萍, 李春蕾, 程亮
2023, 41(3): 85-91,11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3.011
摘要:
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涉及乡村家庭伦理与经济行为两个难以统筹协调的范畴。文章基于乡村家庭所内含的经济价值、伦理价值、社会价值三重价值体系,建构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家庭适应性调适逻辑框架,从个体、家庭与空间三个维度剖析了城市边缘区7个样本村的家庭非农转移就业特征。研究发现,在乡村家庭小型化和核心化趋势下,非农转移就业日趋年轻化,且具有清晰的年龄结构转换特征;以核心家庭为载体的劳务打工仍为主导转移途径;在城市边缘区城乡职住网络化格局中形成清晰的近距乡镇职住生活圈;家庭视角下“个人—家庭”“农业—非农”“通勤—离乡”三大适应性均衡策略是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多元分化的内在逻辑。纳入家庭价值体系的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有助于为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人才振兴等政策的制定与精准施策提供有益借鉴。
文化保护与传承
南浔镇传统建筑中的运河文化特征解析
邓昊文, 白小鹏
2023, 41(3): 92-9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3.012
摘要:
深入挖掘和理解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已被提升至国家层面。为挖掘运河文化在传统建筑中的表现特征,文章以浙江省湖洲市南浔镇运河沿岸的传统建筑为对象,进行了史料研究、田野调查和专家访谈,结合比较研究和诠释法,以跨学科视角探究了运河文化影响下的空间形态特征、传统居住建筑与传统公共建筑,解读了运河沿岸街道中空间放大的重要商贸节点和传统宅第与仓库附近出现的劳工生活片区,挖掘了人们对河道的态度在建筑中的反映、传统居住建筑的功能改变、运河思想在传统宅第改造中的体现,以及沿河民居建筑群中的运河文化特征,剖析了运河沿岸的会馆建筑、分水墩上的寺庙建筑和面对运河的古戏台。深度展示南浔镇传统建筑中的运河文化,以期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明清时期族谱地图中的徽州村落意象研究
黄铖昕, 洪敏, 冀凤全
2023, 41(3): 100-10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3.013
摘要:
徽州村落意象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各类意象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现出极具地域性的村落人居环境特征。本文通过搜集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族谱中记载的各类族谱地图,通过历史文献梳理、要素频次统计、空间结构分析手段对其所产生的意象结构与特征进行识别并进行深层次的解读。识别出了族谱地图中山川、自然水系、住宅及祠堂等17种意象要素,归纳出了自然背景意象、农业生产意象、水口景观意象及宗族意象并揭示了四种意象之间的关系,阐述了自然背景、村落外部环境和村落内部环境之间的连接形式。最后,在此基础上试图诠释徽州村落群背后的隐藏秩序并结合乡村振兴的发展趋势,为徽州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做出贡献。
乡土建筑
农村住宅门窗“收头”的同质化现象研究——以广州为例
阮锦明
2023, 41(3): 109-11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3.014
摘要:
外观要素的规模化雷同是农村住宅同质化的重要特征,但目前缺少从这种具体建造的微观角度的解读;此外脱离地域传统常被笼统地视作广义上农村住宅面貌同化的成因,然而当控制地域传统的因素后,地区内部的农村住宅在外观要素上的同质化现象又是如何形成的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以广东省广州地区为例,归纳不同时期农村住宅的门窗收头及其多样性的建构关系,并结合调查统计、问卷访谈等方法从门窗收头的方式、样式两个层面剖析其同质化的现象及主要影响因素,尝试从建造层面来探讨地区内部的农村住宅同质化现象。
行业资讯
国家部委动态
2023, 41(3): 119-119.
摘要:
地方动态
2023, 41(3): 120-12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