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38卷  第11期

编者絮语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新探索
李红举
2020, 38(11): 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01
摘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8月,浙江省在总结“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率先组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019年12月,在总结地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部印发了《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194号),提出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前提,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到2020年,全国试点不少于300个。截至2020年9月,各省申报的全国试点总量超过600个。从试点申报方案看,实施区域涵盖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的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等村庄发展类型。

各省组织实施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在保留传统土地整治做法的基础上,突出以村庄规划为统领,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实施全域全要素整治修复,有效推动了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同时利用补充耕地、增减挂钩等土地指标,实现城乡之间土地收益的转移,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激活了土地要素市场化流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而生,是对传统土地整治(含村庄整治)的一次升级,也是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次设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改变以往土地整治的组织方式,实现乡村地区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的综合治理;在法定规划的指导下,有效衔接现有土地政策,通过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乡村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平台和公共设施。

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主要立足于乡村地区,整体推进乡村地区“三生”空间的整理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种新的理念,需要在理论、方法和技术路径等方面进行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种新的项目,需要在规划、设计、实施、评估等方面进行创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种新的工具,需要在法律、政策、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建设。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实施,主动响应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探索土地调查、规划、整治、登记等一体化工作模式,在城乡之间建立土地要素市场化流通的渠道和农村土地管理的工作机制,尤为重要。

鉴于此,《小城镇建设》杂志策划组织了本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与实施”专题,期待看到这期专题的结集出版,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与实施·专题
历史演进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探讨
陈鹏, 田璐
2020, 38(11): 5-9,55.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02
摘要:
文章从历史演进的视角,通过国内外比较研究,揭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具有全域性、综合性、长期性、阶段性、动态性和地域性的时空规律。针对中国当前人地矛盾依然突出的形势,提出健全法制、生态优先、规划衔接、因地制宜、动态评价等实施策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转型发展及路径选择
伍黎芝
2020, 38(11): 10-15.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03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必然要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响应、服务和支持。探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与路径选择,对贯彻生态文明理念与助推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指导价值。本文简要回顾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发展历程,阐释了乡村振兴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在逻辑。基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指出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转型发展方向和可供选择的实施路径。针对当前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进一步思考和相关建议。
“低冲击开发”理念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初探
王明田, 高雅, 张立涛, 李青丽
2020, 38(11): 16-2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04
摘要:
2019年1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了《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随后各地开始全面部署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但由于缺乏统一理念和方法的指导,以致整治工作开展过程中缺少对当地自然、人文等要素扰动程度的考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在梳理土地整治发展历程和相关方法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将“低冲击开发”理念引入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通过阐述“低冲击开发”基本理念与扩展内涵,分析其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耦合关系,结合各地区实践经验,探索提出“低冲击开发”理念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整治中的应用策略,以期将“低冲击开发”理念贯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达到增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效果的目的。
从“撤村并居”到“因户施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用地布局优化策略研究
赵明, 李亚, 许顺才
2020, 38(11): 22-27.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05
摘要:
乡村空心化、建设用地不集约是客观事实,未来进一步腾退乡村闲置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是大势所趋。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符合农民意愿、维持乡村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实现村庄布局的优化与用地效率提升。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基本出发点,在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差异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变以村为单位的“撤村并居”为“因户施策”的政策和空间整合模式,争取在保障农户权益的基础上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并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都市近郊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初探
周燕妮
2020, 38(11): 28-33.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06
摘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重要批示精神,自然资源部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相关部署要求,组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并于2019年12月发布了《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194号)。与此同时,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提出“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本文通过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探究土地整治演进的一般规律。并通过对浙江双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上海郊野单元规划实践、四川美丽幸福新村建设、武汉都市田园综合体建设等各地的实践及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梳理,进而对新时期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初步总结,以期能够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减量化”路径研究——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
王纯, 戴林琳, 刘俊学
2020, 38(11): 34-3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07
摘要:
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贯穿于土地整理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演变历程,生态文明理念强调减量、闭环、和谐,更进一步突显“减量化”的重要性。在天津市武清区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践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是重要专项工作。为实现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格局优化,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目标,在农业和生态地区推进散乱工业退、空置零碎居住退、低效利用退,并实践了梳理底数、确定目标、明确格局、制定措施的“四步法减量化”路径。
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城郊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路径探讨——以东营市河口街道乡村振兴规划为例
任芳, 王静
2020, 38(11): 40-46.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08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抓手,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在此战略规划指导下,各地区应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逐步完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工作路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但目前乡村仍存在村庄布局结构分散、产业规模效益难以形成等问题,导致乡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如何统筹城乡关系,让乡村真正振兴,实现城乡地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重要矛盾点。本文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街道乡村振兴规划为例,研究城乡融合导向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化路径,基于“三生”空间优化的思路,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组织城乡空间关系,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实现城区和村庄有机共融,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究城郊地区乡村土地的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未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于“三生空间”协调内涵的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策略探析——以宜城市为例
陈实, 李佳佳, 耿虹
2020, 38(11): 47-55.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09
摘要: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优化乡村土地资源配置、构建乡村振兴战略新平台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土空间规划传导的必要任务和基础准备。而从“三生空间”的土地属性与系统性来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必然涉及到“三生空间”协调内涵及相应的目标与方法。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解读乡村土地综合整治与“三生空间”的各自概念内涵及其逻辑关联,进而剖析湖北省宜城市乡村“三生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并搭建基于“三生空间”协调内涵的乡村土地综合整治框架,从生态、生活、生产空间层面逐次探讨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具体内容,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弹性预留、集约有序”“设施共享、高效组织”“农业转型、产村融合”的整治策略。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导向下的实用性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路径探索——以安徽省界首市为例
曹靖
2020, 38(11): 56-63.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10
摘要: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重要批示精神的重要战略任务。本文首先围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三个方面,梳理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相关空间规划的关系。接着以安徽省界首市为例,结合当地开展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村庄建设用地整理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思路,尝试从提高项目实用性的角度出发,从科学预测乡村人口、分类施策制定整治原则、多维视角构建乡村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刚弹结合构建镇村体系结构、上下联动优化村庄布局、统筹协调三线空间冲突、用活指标支撑乡村振兴七个方面探索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导向下的实用性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研究思路,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相关空间规划的衔接、全面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思路上的借鉴。
西南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模式研究——以贵州省西江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例
李和平, 靳泓, 吴鹏, 王振建
2020, 38(11): 64-71,84.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11
摘要: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业已成为我国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综合平台和重要抓手。本文针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和规划的编制,以西南典型城镇——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为案例进行研究,运用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索实践西南山地地区特征的“旅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模式,并提出以下三点结论:其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成为其实施的重要抓手;其二,将城乡规划的宏观统筹与国土规划的实施操作紧密结合,可切实科学指导土地综合整治、各类项目建设、实施步骤和时序;其三,应当客观把握我国各地区地域性特征、乡村发展演变规律,积极探索实践不同地域特征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模式,丰富我国土地整治理论框架和内涵,增强土地整治项目操作性,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社会企业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探析
孟蒲伟, 李宏
2020, 38(11): 72-76.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12
摘要:
土地综合整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自然资源部履行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平台抓手。本文基于传统土地整治现状及问题,通过系统分析社会企业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目标、内容、流程、模式和机制,全面探讨社会企业参与此项工作的实施路径,并对落实保障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以期为社会企业及相关部门提供可借鉴的思路,推动土地综合整治高质量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乡村振兴与治理·专栏
关中地区乡村收缩趋势与路径思考——基于合阳县调查
段德罡, 刘熙, 叶靖, 安宁
2020, 38(11): 77-84.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13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乡村收缩已成为现行趋势,这是符合我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文章结合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乡村建设评价工作实践,通过对合阳县村民职业发展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揭示合阳县乡村收缩趋势及内生动力。实践发现,当前合阳县乡村已经由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被动收缩,转化为以村民为主体的主动收缩,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推进,乡村收缩还将持续进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乡村减量建设却举步维艰,其与我国乡村收缩理论研究尚无重大突破、政策目标尚未聚焦、传统思维抵触乡村收缩密切相关。为此,文章借用“精明收缩”的理念,通过对乡村“精明收缩”的再认识和重新解读,提出了在推动乡村精明收缩的过程中,应以时间换空间、提升村民能力,并利用好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工具,强化其对精明收缩的支撑作用,以期有序稳步地推动乡村精明收缩。
大城市周边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探索——以安徽省来安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
冯新刚, 王璐, 李霞
2020, 38(11): 85-9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14
摘要:
大城市周边的乡村是城乡资源要素单向流出最明显的区域之一。受城镇化发展思维的主导,乡村逐渐出现忽视生态、人口流出、设施不足、风貌缺乏特色、实施管理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安徽省滁 州市来安县地处南京都市圈核心区圈层,是典型的城镇化带动快速发展的地区。规划通过以生态引导理性集聚、以真实意愿模拟城乡体系重构、以实际需求优化设施布局、以潜力评价进行村庄分类指引,形成了面向实施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技术方法。通过对五年来的规划实施评估可知,规划在政府主导的建设领域推进较好,而在由市场决定的产业、城镇化搬迁等项目上不确定性较大,乡村建设规划需要进一步对接政府和市场职能分工,提出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建设目标要求,科学推进规划项目的实施。
陪伴渐进式村庄建设规划及实施的经验探索——以常州市龙王庙特色田园乡村创建为例
栾峰, 殷清眉, 杨犇, 廖航
2020, 38(11): 92-9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15
摘要:
乡村规划的编制及建设实施过程,应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层面理解空间布局调整和项目建设实施背后的利益关系调整,采取陪伴渐进的方式,动员村民和多方外来机构及人才,重塑乡村集体能力,为后续村庄集体的可持续提升改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结合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梅林村龙王庙创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案例,秉承陪伴渐进式规划理念,从5个方面归纳总结陪伴渐进式建设规划及实施的实践经验,包括引智与开拓并举,提升草业经济水平和延伸产业模式;导控与放开并举,打造更多设计和建设单位示范项目以扩大推广并发展考察经济;鼓励与奖励并举,渐进发动更多村民参与庭院农宅整治及整体乡村风貌塑造;探索低效用地盘活与构筑平台引入发展资源并举,共同推动乡村新经济发展;渐进探索,从湿垃圾就地肥化到创新有机种植和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
城郊淘宝村产业与空间互动机制研究——以成都市土地村为例
李寰昊, 虞大鹏
2020, 38(11): 100-107.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16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商经济在我国逐渐发展兴盛,2009年至今各地出现大量“淘宝村”,目前已经成为带动乡村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由个人创业者发起的乡村电商经济,不仅推动了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还对其空间格局的变化与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安靖镇土地村是一个城郊工业型淘宝村,本文以土地村为例研究其演化路径与动力机制,梳理了其从一个传统农业乡村转变为服装产业高度集聚的淘宝村的过程,分析了在不同阶段其发展的推动力量、产业特征及城镇化表征,同时分析了其产业的类型、组织方式、建设主体等特点对空间格局产生的影响,探讨了空间格局在不同阶段对产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研究
郐艳丽, 袁悦
2020, 38(11): 108-114.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17
摘要:
乡镇政府处于国家政权体系中最基础层级,与民生联系最为密切,需要处理的执法事项最为繁杂,其执法体制、执法能力直接关系到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基层政府的治理水平。基于发展权上移和治理重心下沉导致的权责不一致和部门权力的交叉重叠,国家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权力承接不畅、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为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应针对性下放执法权,明确执法主体资格,完善协同监管机制,优化人财物资源配置。
行业资讯
国家部委动态
2020, 38(11): 115-116.
摘要:
地方动态
2020, 38(11): 117-12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