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专业委员会.2021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省级建筑碳达峰形势评估[R]. 北京:中国建筑节能协会,2021. |
[2]
|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0(农村住宅专题)[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0. |
[3]
|
叶红, 程露, 何嘉琪, 等."碳中和-新乡村"视角下广东乡村分布式光伏构建模式探索[J]. 南方建筑,2021(4):74-81. |
[4]
|
范理扬. 基于长三角地区的低碳乡村空间设计策略与评价方法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8. |
[5]
|
周波, 徐浙, 冯田.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低碳城市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22,29(5):86-94.. |
[6]
|
汪坚强, 高学成, 李海龙, 等.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城市住区低碳研究热点、演进脉络分析与展望[J]. 城市发展研究, 2022,29(5):95-104. |
[7]
|
于磊. 低碳建筑问题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12. |
[8]
|
李咏华, 傅晓, 马淇蔚.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的低碳乡村景观优化策略初探[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0(2):11-14. |
[9]
|
吴东荣, 黄天芸, 殷晓茵, 等. 低碳经济视域下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策略[J]. 环境工程,2021,39(11):232. |
[10]
|
邬轶群, 王竹, 朱晓青, 等. 低碳乡村的碳图谱建构与时空特征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 南方建筑,2022(1):98-105. |
[11]
|
吴宁, 李王鸣, 冯真, 等. 乡村用地规划碳源参数化评估模型[J]. 经济地理,2015,35(3):9-15. |
[12]
|
邬轶群, 朱晓青, 王竹, 等. 基于产住元胞的乡村碳图谱建构与优化策略解析——以浙江地区发达乡村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33(6):116-120. |
[13]
|
杨雅光. 北方农村居住建筑清洁用能低碳化评估研究[D]. 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3. |
[14]
|
倪彬. 浙江省海岛型乡村用地低碳先导规划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7. |
[15]
|
石浦南, 罗明灿. 低碳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践研究——以云南省元江县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1):9126-9127,9164. |
[16]
|
赵海清. 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传统村落低碳特性的实证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
[17]
|
李刚.台湾社区低碳更新规划模式及其测评方法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
[18]
|
董魏魏,刘鹏发,马永俊.基于低碳视角的乡村规划探索——以磐安县安文镇石头村村庄规划为例[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4):459-465. |
[19]
|
张祚, 吴晓华. 基于SD法的废旧材料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应用[J]. 华中建筑,2019,37(12):68-73. |
[20]
|
魏维轩, 董楠楠. 低碳乡村目标下的上海典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 园林,2022,39(1):33-40. |
[21]
|
张骅, 王昊, 周薇南, 等. 低碳技术在传统村镇振新中的应用[J]. 绿色建筑,2021,13(6):19-20. |
[22]
|
丁金华, 陈雅珺, 胡中慧, 等. 低碳旅游需求视角下的乡村景观更新规划——以黎里镇朱家湾村为例[J]. 规划师, 2016,32(1):51-56. |
[23]
|
邢燕, 张轲.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农村景观规划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9):225-228,232. |
[24]
|
蒋山. 低碳导向下的寒冷地区装配式新村社区农宅设计策略研究[D]. 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23. |
[25]
|
杨伟同.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洛南乡村住宅低碳设计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 |
[26]
|
李晓阳. 乡村住宅低碳营造的集成技术方法[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10):102-103. |
[27]
|
张颖璐. 旅游开发中的乡村民宅建筑低碳化设计对策[J]. 社会科学家,2022(2):42-49. |
[28]
|
陈赛. 陕南乡村民居低碳设计策略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
[29]
|
刘慧敏. 西北欠发达地区低碳乡村社区规划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
[30]
|
李佳, 桑映辉. 低碳技术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0):27-29. |
[31]
|
吴盈颖, 王竹, 朱晓青. 低碳乡村社区研究进展、内涵及营建路径探讨[J]. 华中建筑,2016,34(6):26-30. |
[32]
|
李王鸣, 倪彬. 海岛型乡村人居环境低碳规划要素研究——以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东门岛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31(3):75-81. |
[33]
|
吴盈颖. 乡村社区空间形态低碳适应性营建方法与实践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7. |
[34]
|
郭丽英, 刘玉, 李裕瑞. 空心村综合整治与低碳乡村发展战略探讨[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1):116-119. |
[35]
|
罗晓予. 基于碳排放核算的乡村低碳生态评价体系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7. |
[36]
|
王竹, 项越, 吴盈颖. 共识、困境与策略——长三角地区低碳乡村营建探索[J]. 新建筑,2016(4):33-39. |
[37]
|
孙义飞, 董魏魏. 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构建低碳乡村评价体系的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3(11):121-123. |
[38]
|
仓玉洁. 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
[39]
|
李王鸣, 江勇. 结构快速变动下村庄规划编制研究——以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实践为例[J]. 城市规划,2012,36(3):9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