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章明宇.浙江省乡村就地城镇化转型:过程,格局,机理[D]. 杭州:浙江大学,2018. |
[2]
|
Mohl R A. The new urban America:growth and politics in sunbelt cities[J].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1982,51(3):342-343. |
[3]
|
周婕, 谢波. 中外城市边缘区相关概念辨析与学科发展趋势[J]. 国际城市规划,2014,29(4):14-20. |
[4]
|
Mohammad A Q. Ruralopolises: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residential land economy of high-density rural regions in South Asia[J]. Urban Studies,2000,37(9):1583-1603. |
[5]
|
Mcgee T G.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expanding a hypothesis[J]. Extended Metropolis 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1991(1):3-25. |
[6]
|
史育龙.Desakota模式及其对我国城乡经济组织方式的启示[J]. 城市发展研究,1998,5(5):10-14. |
[7]
|
Zhu Y.In situ urbanization in rural China:case studies from Fujian Province[J]. Development and Change,2010,31(2):413-434. |
[8]
|
李强, 张莹, 陈振华. 就地城镇化模式研究[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1):52-60. |
[9]
|
王洋. 内陆地区就地城镇化的路径选择[D]. 上海:复旦大学,2014. |
[10]
|
耿虹, 李彦群, 高鹏, 等. 基于微小产居单元特征的乡村就地城镇化探索[J]. 规划师,2018,34(7):86-93. |
[11]
|
缪欣晏.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 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7. |
[12]
|
吴梅华. 晋江市就地城镇化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
[13]
|
吴春飞, 罗小龙, 田冬, 等. 就地城镇化地区的城中村研究——基于福建晋江市、石狮市8个典型城中村的实证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14,21(6):86-91. |
[14]
|
焦晓云.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困境、重点与对策探析——"城市病"治理的另一种思路[J]. 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108-115. |
[15]
|
谢晓晶. 江西省就近城镇化模式与路径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2016. |
[16]
|
宋玢, 冯淼. 西北地区"镇级市"就地城镇化发展路径探索[J]. 规划师,2018,34(1):92-97. |
[17]
|
陈轶, 刘涛, 李子豪, 等. 大城市边缘区居村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37(6):70-75. |
[18]
|
吴巍, 陈定, 陈敏, 等.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农民就地城镇化影响因素研究——以南昌市边缘区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7,24(8):11-16. |
[19]
|
李云, 陈宇, 卓德雄. 乡村居民的就地城镇化意愿差异特征——基于两省21村的调查[J]. 规划师,2017,33(6):132-138. |
[20]
|
祁新华, 朱宇, 周燕萍. 乡村劳动力迁移的"双拉力"模型及其就地城镇化效应——基于中国东南沿海三个地区的实证研究[J]. 地理科学,2012,32(1):25-30. |
[21]
|
应婉云, 罗小龙, 吴春飞, 等. 市民化视角下就地城镇化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基于福建省泉州市的实证研究[J]. 规划师,2015,31(3):17-21. |
[22]
|
澄海年鉴编纂委员会. 澄海年鉴2018[M]. 北京:方志出版社,2018. |
[23]
|
广东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8广东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
[24]
|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75-293. |
[25]
|
林永新. 乡村治理视角下半城镇化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基于珠三角、苏南、温州的比较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2015(3):101-110. |
[26]
|
申明锐, 张京祥. 政府项目与乡村善治——基于不同治理类型与效应的比较[J]. 现代城市研究,2017(1):2-5. |
[27]
|
陈前虎, 刘学, 黄祖辉, 等. 共同缔造:高质量乡村振兴之路[J]. 城市规划,2019,43(3):67-74. |
[28]
|
谢戈力. 如何实现"三旧"改造中的"共赢"——"三旧" 改造参与者利益平衡的博弈分析[J]. 中国土地,2011(2):4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