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规划建设与平台化运作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
摘要:
当前,我国规划建设行业已经由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过去规模经济、大干快上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高质量发展由理念到模式的创新迫切而紧急。如何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抓住主要矛盾,提升单位时间、精力、资金投入的价值产出,切实解决地方政府发展中的卡点、难点,需要系统化考虑与分析,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及运营实操,系统性规划建设与平台化运作应运而生。
系统性规划建设的基础逻辑是:系统性解决问题,特征在于注重系统性分析,尽量减少操作,抓住核心问题提出有效工作举措,注重各项举措的重要性排序与相互关系,切实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进而带动全盘的可持续动态增长。如果将系统性规划比喻成一棵树,那么树上的果实是规划实际带来的切实解决地方政府问题的工作成果,树的叶子是各项具体的工作项目,树的侧枝是重点工作方向及排序,树的主枝是找到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法,树的主干是系统性分析,树的根是规划团队的专业能力、人文素养、格局境界与系统性思维。
系统性规划建设的原则:一是重视决策的可持续性,今天的发展需是明天的基石,而不是明天的障碍,工作成果在动态中逐步展现;二是重视事物的生长性和变化性,既要基于过去面向未来,又要重视现实环境的变化与需求;三是重视决策的全局性,不能因小失大,全面梳理地方政府需求,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切入点,切记不可全面开花最后变成一地鸡毛;四是重视可操作性,一切从实际出发,资源优化整合,尽量变动最小效果最佳,如果能多方满意就更好;五是重视实施的全盘性与重点性,列出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列出排序,才能有效指导具体工作落实。
系统性规划建设的方法:一是明确系统的所有目标;二是构建功能层,即系统中相关的各个功能版块;三是分析功能层中各版块之间的正负反馈关系,即促进或掣肘关系,找到核心问题;四是找到关键解决点,解决点常常是在找共性中发现的,找不到共性是因为维度不够高,提升维度问题随即化解;五是构建结构层,将不同的功能放入相关的部门或团队中,落实目标与功能;六是构建关联传导方式,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方法与媒介畅通结构层版块间的沟通。
系统性规划建设需要平台化运作,其实践要点包括:一是注重分工的统筹安排与明确的、全员性的告知;二是注重项目进度的全面告知、信息共享;三是注重项目团队(包括地方政府相关领导与人员)的心理建设与文化建设;四是继承中创新,动态中调整,一切从实际出发,“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在高质量发展时代,规划引领的产业、投融资、设计、运营一体化规划建设需要系统性规划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及平台化运作进行支撑,笔者将一点探索分享给行业同仁,希望抛砖引玉,引起行业更多的讨论。